公司的股权结构是指股份公司中不同性质的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即股权的股东拥有与其拥有的股份比例相对应的权益,并有权承担一定的责任。基于股东身份可以向公司主张的权利是股权。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由此可见股权结构的重要性。当然,不同的股权结构决定了不同的企业组织结构,最终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和绩效。那么什么样的公司股权结构才是理想的呢?还有哪些公司的股权结构不理想?
第一,理想的公司所有权结构
模式一:绝对控股:创始人持有公司67%的股权,合伙人18%(指联合创始人),员工期权15%。
如果公司章程没有特别约定,就是绝对的老大。因为公司法规定大部分公司的决策是按出资比例表决的,即少数服从多数。章程中没有特别约定,但有些重要的事情需要三分之二以上的表决权。这种股权模式适合合伙人拥有核心技术,自己创业想法,出一大笔钱,自己组队搞技术。
p style=”text-align:center”>
模式二:股权创始人51%,合伙人32%,期权17%,也就是说公司的大部分事情都是可以决定的,没有其他小股东的同意不能决定。所以在这种模式下,期权的股权可以由创始人持有。期权释放时,只释放分红权,不释放投票权。
模式三:创始人34%,合伙人51%,期权15%。在这种情况下,创始人虽然不能做决定,但他有权利把事情搞砸。他只有一票否决权,在重大问题上没有决策权。适合:这是创始人无奈的选择。创始人缺钱,联合创始人或投资人强势,创始人只能保留一票否决权。
二、什么样的人不适合直接持股?
1)资源承诺。很多创业者在创业初期,需要利用大量的资源来发展自己的企业。对于只承诺投入资源,不全职参与创业的,建议优先考虑项目提成,而不是股权绑定。
2)兼职员工
对于全职不参与创业的技能型兼职员工,最好按照公司外聘顾问的标准发放少量股权。一个人除非全职工作,否则不能算是创始人。凡是在做其他全职工作的同时为公司工作的,只能拿工资或者工资的“借条”,不给股份。
3)风险投资家
投资的逻辑如下:1。投资人投入的钱多,占的份额小,用真金白银买股权;2.风险合伙人投小钱,占大股,通过长期全职服务公司赚取股权。
所以天使投资人的股价要高于合伙人,不能按照合伙人的标准低价入股。这最容易发生在团队成立创业的时候。创始团队和投资人按出资比例分配股权。给早期普通员工股权,一方面股权激励成本高。另一方面,激励效果有限。在公司早期,给单个员工5%的股份,很可能对员工没有任何激励作用,甚至认为公司是虚张声势,画大饼,起到了负激励作用。
第三,也有一些公司的股权结构并不理想。
1)所有权结构不佳
2)平等的所有权结构
3)股东是绝对不受欢迎的。
4)五五分成结构。以上对公司股权结构的介绍,仅供有兴趣的投资者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股票市场信息,请联系我们的客服QQ: 10080036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由用户提供,一统保险网不对其准确性做担保,一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