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氏集团名下的企业有哪些,在脱离之后怎样富可敌国

中信银行、中信证券我们都知道,只是对荣氏集团名下的企业不太了解。可能不太清楚他们是怎么成立一个又一个企业,然后被其他公司占领的。

荣氏集团名下的企业有哪些,在脱离之后怎样富可敌国

高耸入云的建筑是帝都的骄傲,就像它的投资公司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在全国似乎没有可比的公司。

作为中国大陆最大的综合性集团,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中信集团辉煌业绩的背后,永远离不开荣氏家族这个在现代中国传承了三代以上的唯一人物,因为荣氏家族是中信集团的创始人。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荣氏家族:荣氏家族是中国第一民族资本家家族,中国是世界上真正的财团,只有他们一家。

正是因为组织的信任,荣氏家族才在改革开放后肩负起经济复苏的重任。1979年,容受之邀成立中国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现中信集团),为中信集团翻开了辉煌的一页。

但实际上,荣毅仁创立中信集团的初衷是创建一家民营公司。但在当时的情况下,纯私人公司的实力恐怕是不够的。为了方便国内外的工作,公司只能设立为国务院直属的国有企业。这虽然有利于中信的发展,但也是为以后的发展做铺垫。

1987年,独自在香港打拼8年的之子正式加入中信香港,出任主席兼总经理,成为进入中信管理层的荣氏家族第二代。

随后,越来越多的荣子女进入中信。第三代代表是的独生女容,现任中信泰富财务部总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然而,发生的却是中信泰富,荣氏家族的聚集地。在2007年美国次贷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中,一向强势的澳元对美元汇率大幅下跌,导致中信泰富外汇衍生品亏损155亿港元。

这么大的窟窿,中信泰富只能向母亲公司里的信集团求助。我可以帮你,但有条件。

最终斡旋的结果是,荣智健辞职,中信集团向中信泰富注资15亿美元,其他荣氏家族陆续退出中信,于是荣氏家族在海南获得了大面积的优质土地资源。

至此,荣氏家族正式与中信分手。

没有荣氏家族的“红”字招牌,但中信依然是中国排名最高的企业,所以所向披靡。

目前,中信集团包括两家银行,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七大商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国际)有限公司;

五家证券公司,中信证券(亚洲)有限公司、中信证券(浙江)有限公司、中信万通证券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证券有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

2家基金公司,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信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家保险公司,信诚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家信托公司,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内最大的信托公司);

2家期货公司,中证期货有限公司、中信新集期货有限公司;

14家资产管理投资公司: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中信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信亿元资本有限公司、中信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信郭彤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信锦绣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安信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信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还有很多非金融类公司,包括中信出版(300788)、股吧协会、北京国安电气公司、亚洲卫星控股有限公司等。,其布局已暴露于各行各业。

据不完全统计,中信集团一级子公司175家,控股公司众多,总资产超过4万亿,员工16.3万人。

中信集团的“伟大”让人瞠目结舌。

右一为荣的剑,右二为荣毅仁。

但离开中信后,荣的家庭生活同样精彩。

2009年4月,荣智健辞去中信泰富集团董事长一职,随后成立龙元企业。公司注册信息显示,的女儿荣和二儿子荣是龙源企业的董事。

此外,从第二代开始,荣氏家族成立了一个类似于荣氏家族基金管理委员会的组织,然后独立成为荣氏家族办公室,所有18岁以上的荣氏都有自己的基金,他们可以自由处置自己的财富。后期可以了解一下韩国首富的形成过程。

所以即使战场发生变化,荣氏家族也会继续一起奋斗,这是家族百年的经营精神。

在上面的介绍中,你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荣氏集团名下的企业都是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公司有很多员工,但是都被其他公司吞并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由用户提供,一统保险网不对其准确性做担保,一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0)
打赏
上一篇 2023年2月15日 22:58
下一篇 2023年2月15日 22:5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