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小米集团股价飙升,重回17港元的发行价。今天高开,涨3.25%,三天涨近17%。市值4291亿港元。
小米集团的股价是高还是低?
从宏观角度来看,受新思维和新基础设施的影响,5G网络正在蓬勃发展,前景光明。微观上,小米规避风险的能力很强。这两个因素结合小米目前的评分。
我们也注意到,4月底公布评级时,小米还在10港元左右徘徊。此后小米迅速进入快车道,股价的涨跌可能有很多因素。然而,不应低估评级机构在增强投资者信心方面的作用。
对小米收入的预判,会让集中度陷入:1。硬件业务的增值能力;2.互联网业务的持续增长。
先看硬件,重点看手机。
ASP(单台手机价格)已经成为判断小米手机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也梳理了小米一段时间以来这个指标的变化。
这两年多,小米一直在用ASP平衡销量,也就是平衡增长和毛利率。不可否认,在最后阶段,价格战是用来获得市场竞争地位的,所以上述平衡非常重要,极其考验运营能力。
2020年的Q1,小米手机业务的毛利率高达7.9%,2019年达到7.2%。高端手机对小米收入质量提升的贡献显而易见。
那么,小米在高端手机转型的过程中,到底有多大空?
6月,第三方调查机构公布了全球高端手机(价格超过400美元)排行榜。它主打米10系列,2018年第三季度后一年半,再次进入高端手机厂商前五(其余为,和OPPO),再次验证了收官阶段工作的结束。
从结果来看,我们认为高端手机出货量的增长主要如下:
第一,挖掘国际业务。
在以高收入国家和地区为代表的东西欧,小米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打开了市场缺口,在东南亚和南亚找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相比亚洲市场,中国高端手机的需求在欧洲市场更加明显。
其次,在四杆(含四杆以上)手机上,我们取得了突破性的局面,优于竞争对手。
根据counterpoint提供的信息,2020年Q1四摄手机市场份额将达到20%,2020年第四季度将上升至31.6%。
令人惊讶的是,华为和三星曾经在Android的手机阵营中拥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前者在拍照手机上优势突出,但是到目前为止,两家公司并没有在Form 4上复制之前在拍照手机领域的成功。
原因很多,但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之一是这两家公司还处于低端产品去库存阶段。当小米和OPPO的四摄手机销量占比分别超过45%时,出货量、华为和三星的销量保持在30%以下。
5G和四摄手机是手机行业下一次洗牌的关键要素,也是减缓行业格局的主力。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虽然2020年智能手机市场将出现10%左右的负增长,但收入质量的判断已经在酝酿中,这也是我们看好小米下一阶段表现的主要原因。
再来看物联网的硬件收入。
当小米以物联网的形式拓展业务触角时,商业和舆论都受到了极大的质疑,尤其是以空混合洗衣机为代表的家电产品的推出,给了老牌家电品牌极大的刺激。
目前物联网业务有两大趋势:一是业务整体处于中高速发展周期,潜力明显;第二,中虽然有波折,但毛利率总体上是沿着增长趋势推进的,也就是说产品在终端市场的竞争优势开始显现,产品的溢价能力较强。
来自s & amp;p,2021年物联网业务总收入将达到35%。我们保守估计,届时营收将在850亿-900亿元之间,不仅可以扩大营收增长,而且由于毛利率的持续增长,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手机业务的利润负担。
最后,我们来看看互联网业务。
从2018年的Q1到2020年的Q1,互联网服务的ARPU值呈现先升后降再企稳的趋势,原因如下:
首先,国内宏观经济的调整,以去杠杆为代表的金融调控政策的出台,对广告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在国际化进程中,中国的商业活动滞后于硬件销售,这一点往往被忽视。
2019年Q2奥运会后,这一数字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在于国内游戏、美加等业务的快速增长,更重要的是海外业务在弥补短板,提高收入能力。
小米手机在欧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能否提升海外用户的ARPU价值将是我们下一步重点观察的对象。
2020年的Q1,宏观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经济活动几乎停滞,重点网络广告公司在这一阶段受到巨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小米互联网业务的广告部分仍然实现了同比增长,我们认为平台的广告价值在不断扩大,这也是未来呈上升趋势的重要原因。
这些也说明,通过业务合作、调整和改革,小米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对冲风险的能力,资本更接近于前一阶段安全的、被低估的企业,小米再次受到青睐。
如果2021年市场强劲反弹,小米将在未来12个月获得巨额奖金。
以上都是关于小米集团的股票。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曾说过:长期持有小米股份,一定会赚钱。让我们一起期待小米未来的发展。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由用户提供,一统保险网不对其准确性做担保,一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