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票市场中,年化波动率是一个常用的衡量指标。具体来说,年化波动率年化波动率是衡量风险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年化波动率=收益率标准差* (n 0.5)。还有一个与之相关的市盈率概念。
有必要简单说明一下,在这个公式中,如果计算期是一天,对应的n是250;计算周期为一周,对应的n为52;计算周期为一个月,对应的n为12;计算周期为年,对应的n为1。
那么,年化波动率是不是越高越好呢?答案是:越高越好。年化波动率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年化波动率用于衡量投资标的的波动风险。因为不同类型投资标的的年化波动率可能相差很大,所以在与该指标进行比较时,最好是对同一类型的投资标的进行比较。在对比同类型基金时,可以更好的达到基金选择的目的。分类越细,比较结果就越准确。
(2)保持计算方法的一致性是比较不同投资标的年化波动率的最佳方法。如果其中一个用日收益率,另一个用月收益率,这种比较就会有偏差。也就是说,比较的双方应该采用相同的比较标准。
(3)从字面上可以看出,年化波动率是一个年化的指标,但如果两个投资标的的数据小于一年,还是可以比较的。也就是说,当一只基金成立6个月,另一只基金成立9个月,计算比较它们的年化波动率还是有意义的。
(4)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计算间隔不能过短,否则年化收益率指标意义不大,因而参考性相对较弱。
所以从上面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投资者不要盲目跟随年化波动率指数。目前金融理论主要用年化波动率来衡量其风险,有失偏颇。因为波动性虽然是一个重要的风险,但绝对不是全部风险。一切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年化波动率不是唯一的因素。还要注意,波动性衡量风险。风险越大,牛市中回报越高,熊市中亏损越大。所以,延长时间不一定更好。因为波动指数回撤大,亏损多,拖累了盈利。以上对年化波动率的简单介绍,供大家参考。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由用户提供,一统保险网不对其准确性做担保,一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