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请房贷这件人生大事上,当你好不容易搞定了征信、凑齐了首付、选好了银行之后,客户经理通常会在最后,云淡风轻地问你一个问题:
“先生/女士,您选择‘等额本息’还是‘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
对于这个选择,90%的人,会听从客户经理“随口”的建议,或者想当然地,选择了那个听起来“月供压力小一点”的 “等额本息”。
这是一个极其关键,但又极容易被草率对待的决策。
你在这两个选项之间的一个小小勾选,背后可能意味着 十几万甚至几十万 的利息差。
作为一个老银行人,我必须告诉你,这两种还款方式,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是否“适合”你的财务状况和人生规划。而大多数人,都因为没算清这笔账,而做出了一个“不那么划算”的选择。
核心区别:一个“先甜后苦”,一个“先苦后甜”
我们先用一句话,说清这两种方式最本质的区别:
- “等额本息” (你很可能选的这个)
* 特点:每个月还的钱(月供),是固定不变的。
* 还款结构:在还款初期,你每个月还的钱里,绝大部分都是“利息”,只有一小部分是“本金”。随着时间的推移,利息的比重越来越少,本金的比重越来越多。
* 体感:“先甜后苦”。前期压力小,但总利息支出高。
- “等额本金”
* 特点:每个月还的“本金”,是固定不变的,而“利息”是越来越少的。所以,你的 总月供,是逐月递减的。
* 还款结构:从第一个月开始,就在快速地归还本金。
* 体-感:“先苦后甜”。前期月供压力巨大,但总利息支出,会比“等额本息”少得多。
上“计算器”!真金白银的对比
空谈无益,我们来算一笔账。
情景模拟:
* 贷款总额:100万元
* 贷款期限:30年 (360期)
* 贷款利率:我们按 3.5% 计算
选择“等额本息”:
* 每月月供:4490元 (30年内,每个月都一样)
* 30年总利息:约 61.66万元
选择“等额本金”:
* 第一个月月供:约 5764元 (这是你压力最大的一个月)
* 月供逐月递减:每月大概减少8元左右。
* 30年总利息:约 52.65万元
结论出来了:
61.66万 – 52.65万 = 9.01万元!
>
在所有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仅仅因为你选择了“等额本金”,你就能在这30年里,省下超过9万块的利息!
那么,我是不是应该无脑选“等额本金”?
先别急着下结论。
虽然“等额本金”能省下可观的利息,但它有一个“致命”的门槛——前期的月供压力,非常非常大。
在我们的案例里,它第一个月的月供,比“等额本息”足足高了 1274元!
>
对于很多预算卡得死死的年轻人来说,这多出来的一千多块,可能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且,银行在审批你的贷款资质时,也是以你 第一个月 的最高月供,来计算你的“债务收入比”的。月供太高,可能直接导致你的贷款额度被降低。
作为银行经理,我的“终极建议”:
- 如果你是…
* 收入稳定且较高 的中年人。
* 手头现金流非常充裕 的购房者。
* 有明确的“提前还款”计划 的人(因为等额本金前期还的本金多,提前还款更划算)。
>
那么,请你毫不犹豫地,选择“等额本金”! 这能让你在财务上,实现实实在在的利益最大化。
- 如果你是…
* 刚刚参加工作、收入还不高 的年轻人。
* 预计未来收入会有显著增长 的“潜力股”。
* 月度现金流算得比较“极限” 的家庭。
>
那么,“等额本息”,是你更稳妥、更现实的选择。 它用一笔“不算太贵”的利息,为你换来了未来30年,一个“确定”的、可控的还款预期,让你能更好地规划当下的生活。
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请在签字之前,根据你自己的“现金流量表”,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做出那个最适合你的、理性的选择。
原创文章,作者:王经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unibao.com/yinhang/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