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HR,每当有同事羞涩又兴奋地告诉我“我怀孕了”的时候,我除了会送上祝福,还会立刻追问一句:“你的生育保险,都搞明白了吗?”
我见过太多准妈妈、准爸爸,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孕期检查、准备婴儿用品这些喜悦的琐事中,却完全忽略了去研究一项国家给予的最重磅、最实在的福利——生育保险。
很多人对它的理解,还停留在“生孩子能报销点手术费”的层面。
打工人,你可太天真了!
报销医疗费,只是生育保险最基础的“开胃小菜”。它真正的大招,是能让你在休产假、不上班的情况下,依然能拿到 好几个月甚至“超额”的工资,这笔钱,就叫 “生育津贴”。
这笔钱,领得好,可能比你年终奖还多!领不好,或者忘了领,你可能就白白损失了好几万!
第一课:我能领多少钱?——“生育津贴”计算公式
我们先来看最核心的问题:这笔钱到底有多少?
记住这个公式:
生育津贴 = 你单位上一年度的“月平均缴费基数” ÷ 30天 × 你的产假天数
这个公式里,有2个关键变量,我们一个个拆开说。
变量一:“单位月平均缴费基数”
* 划重点:这不是你的“个人工资”,也不是你的“个人缴费基-数”,而是你所在 单位里,所有同事 上一年缴费基数的“平均数”。
* 这意味着什么?
* 如果你的工资,低于单位的平均水平,那么恭喜你,你这次“赚”到了!你会按照比你工资还高的标准,来领津贴。
* 如果你的工资,高于单位的平均水平,那你也别难过。按照规定,如果津贴低于你的原工资,公司需要用薪资,把差额给你 补足。
>
总之,你休产假期间的收入,只会高,不会低!
变量二:“你的产假天数”
这部分全国有基础规定,各地还有额外奖励,我们以上海为例:
* 基础产假:98天(国家规定)
* 地方奖励:60天(上海地区奖励)
* 剖腹产:再 +15天
* 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再 +15天
>
也就是说,在上海,一个普通的单胎顺产妈妈,至少能享受 98 + 60 = 158天 的产假!
我们来算一笔账:
* 假设小A在上海工作,单位的平均缴费基数是12000元/月。她顺产。
* 她能领到的生育津贴 = 12000 ÷ 30 × 158 = 63200元!
>
这6万多块,就是国家在你休产假期间,给你发的“带薪工资”。
第二课:除了领钱,还有啥福利?——“生育医疗费”报销
这是生育保险的另一个核心功能。它负责报销你从 怀孕到生产 整个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医疗花费。
主要包括:
- 产前检查费:建小卡、大卡,以及后续每一次产检的挂号、化验、B超等费用。
- 分娩住院费:顺产或剖腹产的手术费、床位费、医药费等。
划重点:生育医疗费的报销,通常有两种形式:
- 直接刷卡结算:在医院结算时,直接用你的医保卡(或电子凭证),属于报销范围内的费用,会自动扣除。
- 事后手工报销:有些费用需要先自己垫付,然后再拿着发票、病历等材料,去社保中心申请报销。
第三课:准爸爸们,注意了!——你们也有份!
别以为生育保险只是妈妈们的专属福利。
- 陪产假
法律规定,男方可以享受一定天数的“陪产假”(也叫“护理假”),天数各地不同,比如上海是10天,北京是15天。休假期间,工资照发!
- 给全职太太“报销”
如果妻子没有工作,没有缴纳生育保险,那么丈夫只要缴满了,就可以用自己的生育保险,为妻子报销一部分 生育医疗费用。(注意:通常只能报销医疗费,不能申领生育津贴)
申领的“硬杠杠”
想要享受以上所有福利,你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 连续缴纳生育保险达到一定期限:这个期限各地不同,通常要求在生育时,已经 连续缴纳了9个月或12个月。所以,备孕的姐妹们,千万别在这期间随意断缴社保!
- 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生育,是一个家庭最重要、也最幸福的“大项目”。而生育保险,就是国家为这个“大项目”注入的一笔最实在的“天使投资”。
请务必搞懂规则,用好它。别让你本该拥有的、最甜蜜的“带薪假期”,因为自己的疏忽,而打了折扣。
原创文章,作者:小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unibao.com/wuxianyijin/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