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证券投资的世界里,新手和老手之间,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区别。
新手,痴迷于“内因”。
他们会花99%的精力,去研究某家公司的财报、某个行业的政策、或者某根K线的形态。他们相信,股价的涨跌,完全由这些“内部因素”决定。
老手,则更敬畏“外因”。
他们会花相当一部分精力,去关注一些看似“遥远”且“无关”的宏观变量。比如,美国下个月的非农就业数据,或者欧洲央行的利率决议。
>
因为他们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在一个全球化的资本市场里,所有的“树木”(个股),都生长在同一片“森林”(宏观环境)里。而决定这片森林“荣枯”的,往往不是树木本身,而是“气候”——也就是全球资金的“流动性”。
而这个“气候”的总开关,就掌握在那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机构手中——美联储 (The Fed)。
“水龙头”理论:理解全球流动性
为了让你彻底搞懂这个宏观逻辑,我们不妨把全球的资本市场,想象成一个巨大的“游泳池”。
- 泳池里的“水”,就是所有可用于投资的“钱”,也就是 “流动性”。
- 泳池里的“船”,就是各种各(guo)风险资产,比如各国的股票、债券、房地产…
而 “美联储”,就是这个全球游泳池 总水阀的掌控者。因为它所掌管的“美元”,是全球最核心的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
这个总水阀,只有两个动作:
动作一:“降息” / “量化宽松 (QE)”——拧开水龙头
* 它在干什么? 美联储通过降低借钱的成本(降息),或者直接印钱下场买资产(QE),向市场释放出巨量的、便宜的美元。
* 会发生什么? 全球游泳池的“水位”,迅速上涨。泛滥的、无处可去的“廉价资金”,会像潮水一样,涌向全世界,去寻找任何能够带来回报的资产。
* 结果:所有的“船”(股票、大宗商品等风险资产),都会被这股巨大的潮水,“水涨船高”。市场,进入“牛市”模式。
动作二:“加息” / “缩表 (QT)”——关紧水龙头
* 它在干什么? 美联储通过提高借钱的成本(加息),或者卖出自己持有的资产来收回美元(缩表),从市场上抽走大量的美元。
* 会发生什么? 全球游泳池的“水位”,迅速下降。资金变得“昂贵”且“稀缺”。投资者更愿意把钱存在银行里,享受无风险的高利率,而不是投入到充满不确定性的股市里。
* 结果:所有的“船”,都会因为“潮水退去”而搁浅。大量的资金,会从新兴市场(比如A股)流出,回到美国。市场,进入“熊市”模式。
为什么A股,也逃不过美联储的“五指山”?
你可能会说:“美国放水,关我们中国什么事?”
在一个资本可以跨境流动的时代,这种“独善其身”的想法,过于天真了。
- “北向资金”的流向
* 你每天在新闻里听到的“北向资金”(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流入A股的境外资金),就是那股“潮水”最敏感的先头部队。
* 当美联储“放水”时,这些聪明的钱会大举流入A股,买入中国的核心资产。
* 当美联储“收水”时,它们又会毫不犹豫地撤离,引发市场的波动。
- “汇率”的传导
* 美联储加息,美元会升值,人民币则相对贬值。这会降低以美元计价的A股资产的吸引力,导致外资流出。
* 反之亦然。
- “情绪”的共振
* 全球资本市场,早已是一个情绪联动的“共同体”。美股作为全球的“风向标”,它的大幅涨跌,会直接影响第二天A股开盘时的市场情绪。
从现在开始,我希望你能把你的投资视野,从你的交易软件里,稍微抬高一点。
在你每天复盘A股的涨跌之外,花5分钟时间,去关注一下本周有没有“美联储的议息会议”,去听听那个叫“鲍威尔”的老头,在他的发言稿里,是偏向“鹰派”(倾向于加息),还是“鸽派”(倾向于降息)。
这,不是在“不务正业”,而是在为你自己的投资,看“天气预报”。
你不需要精准地预测每一次的晴天和雨天。
但你至少要做到,在“台风”即将来临的时候,懂得提前把你的“船”,开回安全的港湾。
这,就是宏观分析,赋予我们普通投资者的,最朴素的价值。
原创文章,作者:林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unibao.com/zhengquan/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