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证券投资的世界里,如果你想超越“赚取市场平均收益(Beta)”的水平,去追求“战胜市场(Alpha)”的超额收益,那么,你就必须回答一个更高难度的问题:
“在当前这个时间点,我应该把我的‘筹码’,下注在哪个‘桌子’上?”
是应该重仓“股票”,还是“债券”? 是应该买入“大宗商品”,还是持有“现金”? 在股票这个大类里,是应该买“消费股”,还是“科技股”?
这些问题,看似千头万绪,但在宏观策略分析师的眼里,它们背后,都遵循着一个相对清晰、周而复始的“剧本”。
这个“剧本”,就是由美国美林证券公司(Merrill Lynch)的前分析师们,在2004年,提出的一套堪称“惊艳”的、将“经济周期”与“大类资产轮动”完美结合的分析框架——美林投资时钟 (The Investment Clock)。
“美林时钟”:一张经济的“四季”地图
“美林时钟”理论,将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划分为了四个阶段。就像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一样。
它用两个核心的“温度计”,来判断我们当前处于哪个“季节”:
- 经济增长 (GDP):代表经济的“冷”与“暖”。
- 通货膨胀 (CPI):代表物价的“高”与“低”。
[此处可配一张经典的美林投资时钟四象限图]
季节一:“复苏期” (经济上行,通胀下行) – 春天
* 气候特征:经济开始走出“寒冬”,百废待兴。企业开始重新投资,但因为产能过剩,物价依然在低位。此时,央行为了刺激经济,通常会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降息)。
* 最佳资产:股票。
* 逻辑:经济的复苏,带来了企业盈利的修复。宽松的货币,提供了充裕的流动性。这是典型的“戴维斯双击”,股市进入技术性牛市。
季节二:“过热期” (经济上行,通胀上行) – 夏天
* 气候特征:经济一片繁荣,欣欣向荣。企业盈利达到顶峰,但物价也开始“高烧不退”。此时,央行为了抑制通胀,开始释放“加息”的信号。
* 最佳资产:大宗商品。
* 逻辑:经济过热,意味着对原材料(石油、煤炭、有色金属)的需求极其旺盛,推动其价格暴涨。同时,通胀高企,也让大宗商品具备了“保值”属性。此时,股票市场因为忌惮“加息”,风险开始加大。
季节三:“滞胀期” (经济下行,通胀上行) – 秋天
* 气候特征:这是最糟糕的一个季节。经济开始显露疲态,企业盈利下滑,但物价因为之前的惯性,依然居高不下。经济陷入“停滞性通货膨胀”的泥潭。
* 最佳资产:现金。
* 逻辑:此时,持有任何风险资产,都是危险的。企业盈利下滑,打压股市;央行为了抗通胀可能还会加息,打压债市。只有现金(或货币基金),才是最安全的“避风港”。
季节四:“衰退期” (经济下行,通胀下行) – 冬天
* 气候特征:经济进入“寒冬”,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物价也开始回落。此时,央行为了拯救经济,会开启“降息”周期。
* 最佳资产:债券。
* 逻辑:经济的衰退,让避险情绪急剧升温,资金会涌入最安全的国债。而央行的“降息”,会让债券的价格,进入主升浪。这是债券投资的“黄金时代”。
如何使用这只“时钟”?
- 判断“季节”
通过我们之前学习的,对GDP、CPI、PPI等宏观数据的跟踪,来大致判断,我们当前,最像处在哪个“季节”。
- 调整“仓位”
根据你对“季节”的判断,动态地调整你资产配置中,“股、债、商、现”这四大类资产的“权重”。
* 如果你认为现在是“春天”,那就应该 超配股票,低配现金。
- 如果你认为现在是“秋天”,那就应该 超配现金,低配股票。
- 行业轮动
在股票这个大类里,不同“季节”,也有不同的“明星”行业。
* 复苏期(春天):通常是 周期股(如券商、汽车、建材)和 科技股 表现最好。
* 过热期(夏天):上游资源股(如煤炭、石油、有色)是主角。
* 滞胀期(秋天):防御性 的板块(如公用事业、医疗保健)和 能源股 相对抗跌。
* 衰退期(冬天):消费股 和 公用事业 表现相对稳健。
当然,现实世界的经济运行,远比这个理论模型要复杂得多。
有时候,季节会“跳跃”,有时候,季节会“紊乱”。
但是,“美林投资时钟”,为我们这些在市场迷雾中航行的“水手”,提供了一张极其宝贵的“航海图”和“指南针”。
它让我们第一次,能够站在一个“上帝视角”,去俯瞰整个经济的全貌,并理解,不同资产价格涨跌背后,那个最底层的、周而复始的“驱动力”。
它让我们投资的依据,从“感觉”,上升到了“逻辑”。
这,就是宏观策略分析,最迷人的魅力。
原创文章,作者:林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unibao.com/zhengquan/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