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静姐。在“一统保险网”和大家聊重疾险,我想先不谈任何产品和条款。我想先给你们讲一个,我当护士长时,印象最深的故事。
那是一个深夜,ICU的门被撞开,一位45岁的中学老师,王老师,因为突发大面积脑溢血被送了进来。
在所有人的印象里,王老师一家是标准的中产家庭。夫妻俩都是学校的骨干,有房有车,儿子品学兼优,刚刚考上大学。平日里,他们是亲友眼中最令人羡慕的、生活安稳幸福的典范。
然而,从王老师倒下的那一刻起,这个家的天,塌了。
第一张“催命符”:ICU的账单
抢救很及时,王老师的命保住了。但随之而来的,是ICU里那台滴滴作响的监护仪上,不断滚动的数字。
进口药、高蛋白营养液、24小时的生命支持系统…我粗略算过,在ICU里,一个病人一天的花费,平均在8千到2万之间。王老师病情危重,住了整整28天。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当他终于从ICU转到普通病房时,一张超过 30万元 的账单,已经摆在了他爱人面前。
这30万里,社保能报销一部分,但很多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的进口药和治疗项目,都不在报销范围内。东拼西凑,自费部分依然压得这个家庭喘不过气。
我永远忘不了他爱人的眼神。那是一种混杂着庆幸、疲惫和巨大恐惧的眼神。她庆幸丈夫活了下来,但又恐惧于未来的漫漫长路。
压垮骆驼的,不只是那张账单
如果你觉得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那你就太低估一场重病对一个家庭的“立体式”打击了。
- “隐形”的康复费
王老师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偏瘫、失语。为了让他能重新站起来,后续的康复治疗,成了家里最大的一笔开销。理疗、针灸、专业的康复师指导,每个月都是一笔上万元的、没有发票、社保也基本不管的支出。
- “停摆”的家庭收入
王老师自己,未来几年都不可能再重返讲台了,他的那份收入,归零了。 更致命的是,为了全身心照顾他,他爱人也不得不从教学骨干的位置上,申请了长期病假,后来干脆办了停薪留K。家里的另一份核心收入,也近乎“断流”。
- “无底洞”的家庭开销
夫妻俩的收入没了,但家里的开销一项都不能少。房贷、车贷、儿子在外的学费和生活费、双方老人的赡养…每一项,都像一座大山。
我最后一次见到王老师的爱人,是在医院走廊里。她在给亲戚打电话,想把家里的第二套小户型房子卖掉。那个曾经体面的、受人尊敬的知识分子,在电话里,语气卑微得像个乞求者。
从一个令人羡慕的中产,到一个需要卖房求生的“新穷人”,中间只隔了一场病的距离。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在病房工作了15年,我见过太多这样的家庭。他们不穷,甚至很富裕。他们努力工作,认真生活,却在一场意料之外的疾病面前,瞬间被打回原形。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一件事:我们拼尽全力赚来的钱,在重病面前,是如此不堪一击。
这就是我选择离开医院,来做保险科普的原因。
我希望大家能明白,重疾险,它不是一张让你“发财”的彩票。它是在你家里的顶梁柱倒下时,能立刻送来一笔 30万、50万 的现金,让你不用在ICU门外为了治疗费而低声下气,让你在后续的康复期里能有尊严地生活,让你的孩子还能安稳地继续学业。
它保的,不是一个人的命,而是一个家的根。
希望王老师的故事,能让你有所触动。下一篇,我们再来聊聊,重疾险和我们人人都有的医保,到底有什么不同。
原创文章,作者:静静说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unibao.com/zhongjixian/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