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和保险应该如何规划?详解“先保障,后理财”的核心原则

理财和保险应该如何规划?详解“先保障,后理财”的核心原则

理财和保险应该如何规划

在理财咨询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特别有“规划意识”的年轻人,这让我非常欣慰。

但有时候,他们的“规划”,却用错了地方,看得我心惊肉跳。

最典型的一个场景就是:一个25岁、刚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兴冲冲地拿着一份计划书来问我:“姐,你看我买的这份‘开门红’理财险怎么样?年交2万,交10年,说是到我60岁的时候,能翻好几倍呢!”

每当这时,我都会先肯定他的“储蓄”意识,然后,再毫不留情地给他泼一盆冷水,并问他三个致命的问题:

“你的医疗险,买了吗?” “你的重疾险,买了吗?” “你的意外险和定期寿险,买了吗?”

如果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还没”,那么我只能遗憾地告诉他:“你刚刚 совер совер совер совер совер совер的,是你所有财务决策中,最本末倒置的一个。”


财富的金字塔:顺序,决定了“生死”

让我们再次回到那个最经典的“家庭财富金字塔”模型。

一座稳固的金字塔,它建造的顺序,一定是 从下往上 的。

最底层(地基):是你的 “风险保障”。它包括社保、以及我们用商业保险构建的重疾、医疗、意外、寿险防火墙。
中间层:是你的 “稳健储-蓄”“应急备用金”
最顶层(塔尖):才是你用来博取高收益的 “风险投资”,和用来做长期规划的 “理财险”

“先保障,后理财”,这六个字,是所有家庭财务规划中,雷打不动的“第一铁律”。

为什么?

  • 因为“保障”,是用来守护你“赚钱能力”的。 而“赚钱能力”,是你整个财富金字塔的“地基”。
  • “理财”,是让你“钱生钱”的。 而“钱生钱”的前提是,你得 “有钱”,并且能 “持续地有钱”

如果你在地基还没打牢的情况下,就急匆匆地去搭建那个华丽的“屋顶”(理财险),那么,一场意外,或者一场大病,就能像一场“地震”一样,让你整个摇摇欲坠的金字塔,瞬间坍塌。

>

到那时,你那份需要锁定10年、20年才能回本的“理财险”,非但帮不了你,反而会因为“提前退保”的巨大损失,成为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


你以为的“理财险”,真的是在“理财”吗?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理财型保险”(如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它的首要“基因”,依然是 “保险”

这意味着,它天生就带有两个,与我们传统理解的“理财”完全不同的属性:

1. 极差的“前期流动性”

* 任何一份理财险,都有一个漫长的“回本期”,通常是 5年、8年,甚至10年以上
* 在此期间,如果你因为急用钱(比如生病、失业)而选择“退保”,你连本金都拿不回来,会产生巨大的亏损。
* 它本质上,是用“牺牲流动性”,来换取一个“长期的、确定的”回报。

2. 并不高的“真实收益率”

* 虽然宣传单页上的“演示收益”看起来很诱人,但如果你自己动手,用IRR(内部收益率)公式去计算,就会发现,一份持有二三十年的理财险,它真实的年化复利,通常很难超过 3.0%
* 这个收益率,远低于我们投资“指数基金”的长期平均回报。它的核心优势,不在于“高”,而在于 “稳”“确定”


正确的“姿势”应该是什么?

对于一个预算有限的年轻人,或者一个刚刚起步的家庭来说,你手里每一分钱的“配置顺序”,都应该像教科书一样清晰:

第一步:配齐“消防栓”和“救生圈”

* 花几百块,为自己配置一份 百万医疗险综合意外险。这是为了防止因为意外或疾病住院,而产生巨额医疗费的风险。
* 花两三千块,为自己配置一份 50万保额重疾险100万保额定期寿险。这是为了防止因为得了大病,或者人没了,而导致家庭收入中断的风险。

第二步:攒够“应急备用金”

* 在货币基金里,攒够你 3-6个月 的生活开销。

第三步:开始你的“进攻”

* 从每月 500元 开始,开启你的 指数基金定投 计划,让你的钱,跟着中国最优秀的公司一起成长。

第四步:考虑“压舱石”

* 当你已经完成了以上所有配置,每年依然有 几万块 的闲钱结余,并且你希望为自己20年后的养老,锁定一份“安全、确定”的现金流时,这个时候,你才可以开始,去了解和配置“理财险”

请记住,理财,是一场关乎一生的“系统工程”。

先堵上“风险”的漏洞,再打开“收益”的水龙头。 这个顺序,永远不要搞错。

原创文章,作者:suji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unibao.com/licai/371.html

(0)
上一篇 2025年10月8日
下一篇 2025年10月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