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续保”,这四个字,可以说是近几年百万医疗险市场上,最能让消费者感到“安心”的承诺。
从最初的“一年期,不保证续保”,到后来的“6年保证续保”,再到如今主流的“20年保证续保”,我们确实看到了产品在稳定性上的巨大进步。
很多人因此就认为:只要我买了一份“20年保证续保”的产品,就相当于买了一份能保我20年的“长期”健康险,可以高枕无忧了。
如果你也是这么想的,那说明你只看到了保险公司想让你看到的“A面”,却完全忽略了合同条款里,那些用小字号写明的“B面”。
真相一:“保证续保” ≠ “保证原价续保”
这是最容易被误解的一点。
“保证续保”承诺的,是保险公司在这20年内,不会因为你个人的健康状况变化(比如理赔过),或者你个人的职业变更,而单独拒绝你的续保申请。
但是,它从来没有承诺过,这20年里的保费会一成不变。
在合同的某个角落,你一定会找到一个叫做 “费率可调” 的条款。
这意味着什么?
- 如果未来整体的医疗费用通胀严重,或者这款产品的总体赔付率远超预期,保险公司是有权 对“所有人”进行保费调整的。
- 这种调整不需要经过你同意,只要通过监管机构的批准即可。你可能会在某个续保年度,发现自己的保费从500块涨到了800块。
- 届时,你只有两个选择:接受新价格,继续投保;或者放弃续保,另寻他路。
结论:请理性看待“保证续保”。它提供的是一个“续保资格”的保障,而不是一个“价格锁定”的承诺。
真相二:“保证续保期”内 ≠ 产品“金刚不坏”
很多人还有一个误区,认为在20年的保证续保期内,这款产品就一定会稳稳地存在。
但事实是,即便是“保证续保”的产品,依然存在“停售”的可能。
当然,监管对这种产品的停售,设置了非常严格的门槛。但理论上,如果一款产品确实出现了严重的亏损,保险公司在履行完对所有老客户的“保证续保”承诺(即保满他们各自的20年周期)后,是有可能将其停售的。
更重要的是,你需要关注 “保证续保期届满后” 的条款。
合同里会写明:当20年的保证续保期满了之后,如果你想继续投保,需要经过保险公司的“重新审核”。或者,你可以 免健康告知 转投我们公司届时指定的其他医疗险产品。
- “重新审核”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果你在这20年里健康状况很差,保险公司可能就不跟你玩了。
- “转投其他产品”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到时候给你转投的那个新产品,保障、价格、条款都是未知的。
结论:“20年保证续保”是一个很棒的进步,它给了我们20年的安稳期。但它不是“终身”的铁饭碗。
真相三:“保证续-保” ≠ “保证100%赔付”
“我这都是保证续保的产品了,理赔的时候总该松一点吧?”——不存在的。
“保证续保”解决的是你“明年还能不能买”的问题;而“理赔”解决的是你“这次该不该赔”的问题。这是两条完全独立的规则线。
无论你的产品是否保证续保,到了理赔的时候,核赔员都会用同样严苛、甚至可以说“六亲不认”的眼光,去审核你的病历、你的健康告知、以及本次花费是否在保障责任之内。
不会因为你的产品是“保证续保”的,就在免赔额、医院范围、既往症等核心问题上,对你放宽一丁点尺度。
结论:不要对“保证续保”抱有任何理赔上的“特权”幻想。它只是你的一张“长期饭票”,但每顿饭能不能吃上,还得看你是否符合“吃饭的规矩”。
最后的忠告:
“20年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依然是当下市场中最值得选择的品类,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承诺的边界在哪里。理解了“费率可调”、“期满审核”和“理赔独立”这三个真相,你才能抛开不切实际的幻想,做出最理性的判断,并在未来的某一天,面对条款变更时,能有一份从容和淡定。
原创文章,作者:老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unibao.com/yiliaoxian/158.html